我的遂心如意_第十章 故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章 故友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凤阳兄,凤阳兄!”

    刘胤这边刚出了茶楼没多久,走在街上,正准备回去的时候,便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的字。

    这一叫可让他心头一个激灵,暗叫一声“不好”!

    这怎么就能被人给认出来?是谁?

    “哎,丰之兄,你看错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那背影熟悉,好像是他。”

    又听见了这两句对话,刘胤立即转过了身。

    遥遥的,他便见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,一高一矮。

    “你看,是他,没错!”

    崔饶东兴奋的说了一声,然后快步跑向刘胤。

    “还真是啊。”

    熙志平嘟囔一声,也跟上。

    来到刘胤身前,崔饶东一脸激动,抱拳道:“哈哈,凤阳兄,未想到真的是你!”

    望着高瘦青年的面容,刘胤面带微笑,抱拳回礼道:“我也未想到,能在这儿遇见丰之。”

    熙志平是一个微胖的青年,戴着一副圆眼镜,他走过来,抱拳笑道:“凤阳兄,我们还真是有缘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茫茫人海,再度相逢,不是缘分,又是什么?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,二位还未吃中饭吧?走走走,我请你们下馆子。”

    他连忙相请,不想与两人在街上叙旧,因为说多了容易被人听去,暴露自己,那样不美。

    “好,请。”

    “请。”

    ...

    崔饶东,字丰之。

    熙志平,字展图。

    这二人也是军校留学生,却与刘胤的经历不同。

    前些年,大坤水师惨败于和国舰队之手,此事震撼了整个朝野!

    由此,民间百姓开始隐隐把和国称之为东洋,视之为与西洋诸国并等的列强。

    朝廷知道,和国原来也曾受列强的欺压折辱,签订了不平等条约,至和国维新成功有了实力,那些不平等条约也就被废除了。

    因此,大坤朝廷实为慕之,便一转向西洋列强学习之态,开始“卧薪尝胆”向和国学习。

    而选送留学生之策就是效仿和国维新的举措之一,其中派往和国京都军校的留学生便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上行下效,朝廷如此,民间有钱有势的人家也开始如此。

    又因和国距中土不似西洋距中土那般远,于是民间子弟送至东洋留学的情况蔚然成风。

    崔饶东与熙志平这二人便是在和国京都军校的留学生,但并非朝廷公派,乃是家中颇有资产,为家中长辈出资送至和国的。

    前些日时,刘胤乘远洋客轮自西方归来,客轮路过和国有过几天停留。

    那时刘胤正好想瞧瞧和国风土、东洋情况,便下船游览了几番。

    期间,他就遇到了这两个在和国京都军校留学的学生。

    二者见刘胤言谈举止非凡,又是国人,得知他在西方生活过,一番攀谈后就此一见如故,引为朋友。

    只是刘胤实在没想到,他们两个竟然也来了申海!

    酒楼雅间

    “哈哈,故人相逢,一杯太少,百杯不多,千杯不醉,再干一杯!”

    “来!”

    “滋,痛快!”

    放下酒杯后,刘胤看着两人,好奇问道:“丰之,展图,你们临近毕业不是还有一年吗?怎么提前回来了?而且还来到了申海?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们呐,是...”

    那边崔饶东刚笑着开口,说了半句,便被一旁的熙志平抢过话语接上:“家中出了急事,叫我们速归,我们两人便一起办了停学手续,匆匆忙忙归来,打算自这里下船后,走陆路归家。”

    崔饶东对于熙志平抢自己话语的举动有些不解,看了熙志平一眼,但没多说什么,只是应和道:“是啊,是啊。”

    刘胤眸光一转,便已知这是为何。

    熙志平对刘胤问起来:“凤阳兄你又为何在申海呢?”

    刘胤笑了笑,随后道:“都说大申海机会多,我呢,在西方诸国时攒下了些许薄财,打算留在这里做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