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七章 众说纷纭 (第2/2页)
屋内再次陷入了沉默。四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。 李复咬着牙,寒声道:“我肯定不是那枚种子,帝王家的无情,绝非一代两代人所造成的。若是为了一己之利,便要流血漂橹。还不如让这种子永远也发不了芽。” 杨宁明白他的意思,姜墨渊也明白,可杨子虚却说出了不同的看法。 “可你不要忘了,那枚种子迟早是要发芽的,就如同那莲池之中的莲花一般,无论埋藏在地底多久,哪怕百年、千年。只要有合适的土壤,合适的时机,终究还是要开花的。更何况,太宗晚年却是传位与故太子,只是被人夺走了罢了。” “那太宗呢?太宗的位置不也是夺来的吗?”;李复长叹一口气,语气很是平静,神情也很真挚。 杨子虚神情有些激动,嘲讽道:“太宗的位置是夺来的不错,可当年太祖皇帝也并没有明旨指定谁来登上皇位。太宗怎么就不能夺了?故太子的后人不一样,太宗有遗诏。” “有吗?那也只是酒祝大人说有的,可我们谁都没见到过。”李复微微低头,看不见他的脸上到底是和神情。 “酒祝说有,那肯定就有!既然有人发现过,那么就一点还存在这个世上。对!肯定还在这个世上,如今的大唐,不再是陛下刚登基时那般安稳。各州郡的节度使以及驻扎在各地的亲王,哪一位不是拥兵自重。还有现在五大都护府,也只剩下四个,根本镇守不了大唐的边境。陛下现在也不管国事,一切都是由太子理政,可太子就是个废物,原本好好的大唐,在这短短数年之间,弄得乌烟瘴气,现在还弄出个节度使制度出来了!大唐该换血了,而且是大换血!”杨子虚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,显得很是愤怒。 猛药去疴,重典治乱。这是《唐礼》中的一句话。 杨子虚所表达的,也正是这个意思。 大唐这数十年间,的确是处以一种病态之中。四大都护府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新鲜的血液补充,都是些老兵在驻守着。而玉门关的守军,更是多少年未曾有人过去换防。大唐开国时期的精锐,无一不是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消耗殆尽。就连最重要的苍云玄甲军,都差点被削除了编制。 这一切,皆是因为大唐的人皇久居深宫,很少过问政事。朝堂之上,所以的事情都是先经过太子之手,再呈览人皇。据说,朝中一些时政,人皇连看都不看,直接全权交予太子。就连节度使一事,人皇都直接通过,完全信任太子所作所为。 杨宁微微拍了拍杨子虚的手,示意他不要在说了。在没有绝对的证据的情况下,随意去认定一个人,是故太子的后代,这可能会给他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 “行了,今夜先这样吧。有什么事情,明日再说。子虚你今晚就不要回府了,就在这天策府住下。”杨宁站起身来,微一沉思,而后看着杨子虚认真道。 回到天策学府那间暂时属于李复的房间内,李复觉得眼皮有些沉重,很是困倦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. 华清宫中一张充满古韵的桌案,摆满了水果、糕点、酒水、菜肴。 殿内乐器声齐鸣,无数身资曼妙,冰肌玉骨,娇艳俏美的宫女穿着白色的宫群,如同云中仙子般在殿内曼舞。 “陛下!——” 就在众宫女在这大殿中央,表演宫舞的时候,一声鸭公嗓,尖利无比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,打断了乐律。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,头发灰白,有种说不出阴柔感觉的中年太监,手中捧着一轴金卷,从殿面走了进来。 “何事?” 一个声音从大殿上方传来,在这股声音面前,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栗。 “是关于天策一事……” 中年太监跪伏在白玉阶梯前,双手捧着金卷,恭敬道。 “帝武候回来了?” 人皇淡淡的看了他一眼,挥了挥手,将殿内的宫女退下,平静道 “不是,是天策府和神策上官家之前在长安街上两次发生冲突,死伤不少人,其中还包括万忠侯….不仅如此,圣武候也回京了。酒祝大人时隔多年也从太庙中传出了消息。” 中年太监跪在白玉阶梯前,诚惶诚恐道。 “呈上来吧。” 人皇的声音冷冷道。 “是” 片刻之后,一道巨大的身影从殿内投射出来,有任何的声音,也没有任何动作,当那道身影出现的刹那,瞬间成为了整个天地的中心,天地、日月、山川、河流、乃至于万物都臣服在他的脚下。 他就如同一尊神祗一般屹立在整个大殿的中心,一刹那,整个大殿中的气氛变得肃穆无比。籁俱静,针落可闻。 “传令宗人府,查下那个叫李复的来历。是不是那个人的遗腹子,朕要准确的消息!如果是,你也不用回来了,你知道该怎么做的。还有….传旨王九龄,朕要见他。” 人皇将手中的金卷随意扔在桌案上,冷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