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当官那些年_第三十六章 批评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十六章 批评 (第2/2页)

这是一个专业的仵作,溺水而亡的情况复杂,自投河、被人推入河的,观察水流是非常正确的。水稍深阔,便没有磕擦、沙泥等现象;如果水浅狭,则与投井、落井相同,深三四尺的光景都能淹死人。

    陈惇也没有回家,他带着尚薇去了吴钩书坊,让尚薇自己玩去了,他和孙世贵关着门商量出版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?”陈惇问道。

    “按小官人的办法,追人毁板,”孙世贵想起来还一脑门子汗:“但是咱们这书根本没有刻印呢,到哪儿追人,到哪儿毁板去?”

    “就把对面几家统统搜一遍,”陈惇道:“让他们知道咱们这一次决心很大,最好能流传到山阴去。当时我说要告就往大了告,直接去绍兴府衙里去告,这样全绍兴就知道了。只在会稽,效果不佳。”

    “哎呦喂,还敢往大了告?”孙世贵道:“曹知县可不信我的书这么红,他一直问我要来着,都被我搪塞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真红起来的时候,他就知道了。”陈惇道:“我今儿来,要跟你说批评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这个“批评”,可不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,而是评注点评。每一本畅销书,都会衍生出无数的注释评论文,像《四书集注》,就是朱熹对四书的注释,像以后的金圣叹评《水浒》,人不看《水浒》了,只看金圣叹批过的《水浒》。

    “这小说还没出呢,”孙世贵不理解道:“就要说评注?”

    “小说刊印出来以后,”陈惇把自己的想法一点点讲给他听:“一定会风靡,其他书商看到,就算是冒着追人毁板的风险,肯定也是要盗的。那到时候怎么办?他们盗小说的时候,咱们出评注,专印评注。”

    “那他们肯定还会盗评注的。”孙世贵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别急啊,”陈惇呵呵一笑:“咱们这个评注有个附带,等卖出去一定数目的时候,告诉买书的人,凭借吴钩书坊出版的评注一书,可以免费获得一张戏票。”

    “戏票?”孙世贵彻底糊涂了: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“我请徐文长将《白蛇传》改编为了戏曲,”陈惇得意一笑:“你说以徐文长的才华,这个戏曲,会不会火起来?”

    孙世贵瞪大了眼睛:“你说真的?”

    见陈惇点头,孙世贵又惊又喜:“文长先生,竟然真的为《白蛇传》写词谱曲?那岂不是重复《琵琶记》的空前盛况了?”

    当年《琵琶记》出来的时候,万人空巷,如痴如醉。

    “文长的戏曲正在创作中,”陈惇道:“等他写好排演完毕,会在绍兴府最大的明月楼里演出,这第一场就留给买了咱们吴钩书坊刊印的评注的读者。”

    陈惇包揽了评注,他是原创作者,对原著的理解是最深的,他此时再提出要拿百分之六的分成,孙世贵再没有二话,痛痛快快地跟他签了协议。陈惇计算了一下,每一本书按一两银子的价钱开卖,卖出去一百本,他就能赚六两银子,还不包括评注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