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唐第一佞臣_第四十八章 婺州大佬敛财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十八章 婺州大佬敛财记 (第2/3页)

明,用于户衙登记。然而法律规定,必须孙子本人前来,或本人画押摁手印,可本人在牢房关着,所以继续拿钱吧。

    到法衙牢房上缴三贯,取走本人画押文书,再去户衙办户籍。这三贯铜钱,武康特别交代,牢房留五百文,其余给户衙送去。

    眼前的户籍文书,价值至少十五贯。这时噪音打断遐想,衙役押俩囚犯,从侧门入大堂。周氏兄弟很惨,披头散发精神萎靡,一见到周家主,抓住了救命稻草,登时哇哇痛哭。跪在老周面前,哭诉牢狱悲催生活。

    老周眼圈红了,这是我儿子吗?本来衣着光鲜、风流倜傥的公子哥,这才几天功夫,就成叫花子啦?一时间五味杂陈,既郁闷又心疼,还有浓浓怨气。

    待哭声停歇,武康正襟危坐,和颜悦色道:“是本官照顾不周,两位郎君受苦啦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也是鞭策警醒,对两位以后人生,大有裨益的。敢问周家主,以为然否?”

    周家主捏鼻子点头,周浩文不乐意听,仗着老爹在这,竟手指武康大放厥词。可吓坏了老周,眼疾手快三耳光,抽的他眼冒金星,破口大骂:“孽障休得无礼,此地没你说话的份儿”

    教训完不孝子,赶紧躬身道歉:“犬子顽劣无知,还请武录参恕罪...孽障赶紧跪下,向武录参磕头赔罪...还愣着干啥?信不信将你们逐出周家?”

    俩纨绔吓坏了,跪地上捣蒜般磕头。武康不由得暗乐,你已经把他们开除了。等磕完三响头,武康假惺惺虚扶:“哎呀呀,这是干啥呀?他们还是孩子!那个周桑啊,不是本官说你,这里是公堂,不是你教训孩子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武录参教训的是,周某受教”,周家主强颜欢笑。

    还是不忿啊,武康懒得废话,接过判词起身。老苏闪亮登场,上前两步高喝:法庭最后判决,在场之人,全体起立。

    武康双手持判词,高声朗诵:本庭宣判!被告赵浩文,男性,二十五周岁;赵浩武,男性,二十三周岁;家住婺州中城区,迎宾大道北段。

    永徽四年二月初二,在婺州南城区杜家胡同,金钩赌坊聚众博戏,被执法人员当场抓获。经本衙调查取证,被告犯博戏罪,罪名成立。经法衙、户衙清点,赌资超五匹绢。

    依据《永徽律.杂律》,第十四条,博戏赌财物,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即刻执行。然被告祖父赵行占,官拜婺州别驾,正五品下。依据《永徽律.名例》,符合赎铜原则。可赎铜二十斤,即开元通宝三千文。被告若不服判决,即日起十日内,可向婺州总衙上诉。

    宣读完判决书,交给军师老苏。待签字画押,老苏放入卷宗,此案就此了结。

    两衙役扛大秤,两衙役持铁链,一起到被告旁边。意思很明确,赶紧去拿钱,没钱就把你儿子捆了,继续关大牢吃公家饭。

    周家主心知肚明,跑出正堂侧门,很快抱三贯钱过来。放大秤托盘上,秤杆竟然下垂,意思很明显,钱不够啊!周家主懵逼,这不可能,三贯钱足数,绝对超二十斤。

    秤有问题吗?不可置信抬头,见武康似笑非笑,立刻明白了。这个赃官佞臣,心也太黑了吧。《关市令》规定,所有秤每年八月,都要拿官府校验,合格的才能使用。缺斤短两者,受杖刑八十,佞臣知法犯法呀!

    周家主咽不下怒气,想据理力争,又冷静下来。如果自己说秤,赃官必拒绝赎铜,人在矮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想到这再次离开,抱来其余铜钱,一贯贯放托盘。一直放到十贯,秤杆终于抬头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其余铜钱”,是判刑赎铜后,找赵别驾取出籍证明,表示老赵把便宜孙子,逐出赵家门。拿证明去户衙,把那俩不孝子,重新登记在周家。

    整套敛财套路,总设计师武康,构建者婺州全体官员。本来还担心三养老官,顾忌家族名声不乐意,哪知他们叫的最欢。

    后经崔小晴点拨,明白其中窍门。试问哪个家族,没几个不肖子孙呢?家主一经发现,即刻逐出家门,非但不遭非议,还得“治家严明”美称,何乐而不为呢?

    注意到周家主不满,武康呵呵道:“那个周先生啊,令郎在杜家赌坊被捕,杜家大逆不道参与谋反!本官听说,两位郎君和杜家的杜美,关系好的不得了,都穿一条裤...”

    “污蔑,绝对的污蔑”,周家主扑通跪倒,脸色煞白极力辩解:“武录参明鉴,逆子与杜美,只是彼此认识,绝无任何交情。我周家奉公守法,武录参明鉴啊!”

    “哎呀这是做啥?别激动,别激动”,武康离开审判桌,快步来到阻止叩拜,语重心长道:“婺州谁不知道,周先生是大善人,怎么可能参与谋反?实不相瞒,同僚提议彻查你家,被本官严辞拒绝,还狠狠斥责一番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武公大恩,多谢武公大恩.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