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之极限巨星_第378章 简易炉灶,开窑制陶!(4k,求订阅!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78章 简易炉灶,开窑制陶!(4k,求订阅!) (第2/3页)

啪——!

    照例还是先醒土。

    挤压掉土内的空气。

    让松软的泥料变得更紧实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又揉又搓了好一会儿。

    陆羽将泥团平放在石板上,并用手压成一个直径约40公分、大约半指厚的圆泥饼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修理好泥饼的边角后。

    陆羽又伸出手指,在上面戳了好多蜂窝状的圆孔。

    “这个泥饼,就是炉头,也叫炉栅。”

    “炉栅,是用来承托瓦片的托盘,置放在窑炉的底部,之所以把它做成蜂窝状,也是有原因的。”

    “蜂窝状的炉栅,可以起到一个收拢火焰的作用,让炉道内的炭火更为集中,如此一来,窑内的温度自然而然就有了保证。在没有专业的控温装置时,这个方法,可以很轻松地让窑内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原始,但却非常实用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炉栅,有了它,窑内的温度,瞬间就能提升数倍。”

    “达到七八百度,也不再话下……”

    话落。

    无人机会意飞来。

    推近镜头。

    把泥制炉栅的各个细节。

    一一呈现给了屏幕前的观众们。

    “真的太专业了!”

    “有内味了!”

    “剑圣既视感!”

    “专业玩泥巴三十年!”

    “6666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搞定了炉栅。

    陆羽把石板放在了篝火前,进行烘烤。

    随后。

    他抄起石斧。

    在营地的正中间,选了个位置。

    挖了一个“井”字型的炉道。

    炉道深约30公分。

    勉强算是及格。

    通常情况下,炉道越深,火力就越猛。

    但没办法。

    就目前手头上的这些工具,能挖到这个程度,已经是陆羽的极限了。

    “各位,炉道一定不能挖得太浅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太浅的话,火力得不到保证,这样的问题,会直接影响到烧制时间。严重的,甚至会损坏炉栅,所以,一定要在力所能及地情况下,挖深一点,只有这样,窑内的温度才不会太低。”

    井字形的炉道。

    两两交错。

    虽然有些歪歪扭扭的,不甚美观。

    但却不影响正常使用。

    挖好了炉道。

    陆羽又在沟壑相互交叉的地方,摆了些大小相同的石块

    并在周边砌上黏土。

    把烘烤得差不多的炉栅摆了上去。

    到时候,只要把柴火送到炉道内,火焰自然会透过炉栅上的蜂窝孔。

    让窑内的温度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理想状态!

    “土窑的炉道,有单双之分,单炉道的优点是易于制作,没那么繁琐,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温度会有所欠缺,升温也慢,如果泥料不过关的话,极难最终成型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条件允许,还是双炉道来得实在。”

    放置好炉栅。

    还不算完。

    紧跟着,陆羽又从旁边拿了一大团早就醒好的黏土,围着炉头砌了一圈。

    让窑底变得更为坚固。

    方便之后上砌土窑的内壁!

    “OK……”

    “打好了窑底,接下来的事,就简单多了,我们只需要顺着窑底,用黏土一圈一圈地向上砌,最后再封口,窑炉的主体就做好了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时候,陆羽手上的活儿,并没有停。

    一圈一圈。

    层层递进。

    只半个小时的样子。

    一个粗犷的简易土窑,便出现在了观众们面前!

    整个土窑。

    看起来就像个小土包。

    样子很讨巧。

    直径大约半米有余。

    高度刚好齐腰。

    因为用料扎实,作得仔细,

    土窑的内壁,很是宽厚。

    保温能力应该不赖。

    透过土窑的封口,依稀可以看到窑底的炉栅和最下方的炉道。

    虽然外形差点意思,看起来没那么美观。

    但该有的细节,却是一个都不少。

    不仅结构得当。

    设计得还非常巧妙!

    搭眼一看,活像个充满了原始气息的艺术品!
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土窑,陆羽连连点头,貌似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而此刻,弹幕里也是分外热闹:

    “我了个giao!”

    “66666666”

    “主播真的有点东西!”

    “造谣可还行?”

    “哈哈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走马观花地扫了一眼弹幕。

    陆羽简单地回答了一下几个问题,然后说:

    “窑炉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