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水之力_第10章 促淤坝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0章 促淤坝 (第1/2页)

    填海工程的施工时间极为苛刻,每天潮水涨落两次,只有在每次落潮的4-5小时的时间内才能施工,而且每日潮水涨落的时间也不相同,每天递推一个小时左右。

    今天上午九点过半,南汇的海潮才开始退去,早已等待许久的工人迅速抢占滩头进行今天的垒坝作业。

    填海造陆的第一步是促淤,就是在规划的堤线位置先抛筑块石,形成一道促淤坝。涨潮时,泥沙随潮水进入促淤区域。退潮时,一部分泥沙沉积下来,经过2到3年后,滩地可淤高1到2米。

    本次海港新城的填海工程虽然不会等上一两年,但是促淤这一步依旧是以后吹填和筑堤的重要基础。

    他们从项目的最南端开始施工,搭起一道半人多高的石墙堆延伸到海里,起初每隔十米堆建一个石碓,勾画出促淤坝的线路,再让工人搬运石材进行填补,将点与点之间连接起来形成坝体,沉积泥沙。

    “都注意脚下,站稳了再发力……”

    朱铁成已经在泥泞的滩涂上走了两个多小时,陪着工人用木板拖着石材一脚一个沙坑的运输着,滩涂上都是厚厚的淤泥任何机械都无法进入,工人们只能用简单的工具人工运送石头,然后再花费力气垒起石墙。

    “小陈,你的手套破了赶紧换一个,别搬石头割坏了手。”

    更别提他们还要穿着笨重的黑色防水服工作,从穿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浑身是汗,再加上海滩上的水汽和夏日太阳的毒辣,每个人都如同在蒸笼里一般,工作效率和陆地上相比大幅度下降。

    然而朱铁成想一件事成功与否的关键,不在于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好坏,而是在于建设者的决心和毅力,早些年我国许多工程的建设更是困难,但是在众多建设者辛勤的努力下不也是漂亮的建成了吗?

    如今在泥泞滩涂上的工人正是这样一副势头,大多数人在搬运石头垒起坝体,他们各队长则是监督工作,查找坝体不合格之处补上石材、安排工人休息。

    “……拉完两趟的人回去歇一歇,不要中暑了!”

    而远离岸边的一端,测量组在抓紧测量距离确定石块的堆放点,毕竟潮起潮落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,并且第二次退潮是在晚上,那时候光线暗淡无法进行测量,白天他们就要将晚上的石碓点位提前测量出来,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进程绝对是要挨高全骂的。

    陈祖瑞便负责测距,此时他站在测距仪后专注看着仪器上读数。

    “这个位置还是有些近,我们应该再往南走个两三米……好了,就是这里!”陈祖瑞的搭档看着本子上的数据计算着说。

    “啊,测完五个点了,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。”

    陈祖瑞捏着领口扇风,踩在泥沙上不断往下陷的感觉让他很不适应,需要反复调整三脚架保持测量仪的水平度,任务量又很大,每干到快休息的时候头都有些晕。

    等回到岸上休息点的时候,他只觉得头晕目眩,太阳穴神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