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_无题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无题 (第1/1页)

其实,在这本《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》刚刚完本的时候,徒己就想着该写点儿什么。
    当时为了让前后两本书能够无缝衔接,忙着开第二本《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》,就很无奈地给耽搁了。
    前两天,突然接到责编的消息,说2月7日00:00,打算在平台上对这本《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》进行完本推,又有一些一路陪伴着走来的书友,也曾私信要求再写点儿什么。
    于是,就有了这么一篇东西的产生。
    至于叫什么呢?
    直到打开文档,开始敲击键盘的时候,徒己依然没有想好。
    索性就沿用了三十多年前,上中学时候的习惯,直接命之为“无题”。
    虽然题目没有,内容上还是打算说几件事情的。
    一、《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》这本书产生的起因和最初的挣扎
    首先,想写一本一直是徒己的一个梦想和愿望。
   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,徒己就曾经着手写过一部纯粹的武侠,你个年代没有电脑,就是用最老式的红色横条的“稿纸”在手写。
    100页一本的稿纸,整整写了一本半,最终故事也没写完,一准备中考给耽搁了,就再也没捡起来。
    其次,徒己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人。
    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,徒己也是从典型的“苏红”文学入手的。
    可惜,床头和书架上,摆放更多的却是武侠。
    金庸、古龙、梁羽生、温瑞安、卧龙生、李凉、萧逸、上官鼎、黄鹰、陈青云、柳残阳、独孤红、诸葛青云、云中岳、上官飞……
    一长串的名字,徒己也不知道,自己到底看过了多少本纸质的武侠书。
    只知道高中校门口,那两家一毛钱能借一本书的书店,一家叫做“子曰”,一家叫做“天天”。
    高中还没毕业,他们两家书店里,已经找不到没看过的武侠书了。
    上大学的时候,倒是容易统计一些,因为每借一本书,自己的借书卡里都是有纪录的。
    可惜,那时候大学的图书馆有规定,像这些“文学类”的书籍,一个人一次只能借一本。
    于是乎,经常借用同寝室兄弟的借书卡,就为了一次能够把一套书三本或四本都借齐了,省得看完一册总找不到下一册在哪里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就又记不得准确的数字了。
    大学毕业前后,才开始看电子书的吧?
    不过,那时候的手机流量实在是太不顶用了,再回想直板诺基亚那么小的黑白屏幕看书,都不知道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?
    穿越、重生、修仙、体育、架空、历史、军事……
    能看的电子书太多,徒己也就没什么偏爱了,反倒是武侠类的看得有些少了。
    后来,智能手机的普及,徒己看书的速度倒是提了上来。
    周末的时候,恨不得能够连续二十多個小时不眠不休,就为了一口气干完一部两三百万字的书。
    再次,徒己也算是一个“有情怀”的人。
    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,恰逢疫情被风控在家,原来做的一个项目也搁浅了,难得有了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。
    坦白来讲,最开始写的时候,只是想着怀念一下两位老先生。
    一位是金庸先生,一位是单田芳先生,他们两位算是从徒己六七岁开始,就“陪伴”着一路成长的人,一位用声音、一位用文字。
    这本书,刚开始并不是在起点平台发布的,一直都知道起点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,而且竞争也相对惨烈一些。
    可惜,徒己选择的却偏偏是金庸先生的同人题材,连换了两家平台,他们都没有发布这个板块的资质和权限。
    最终,才投到了起点中文网,也许,兜兜转转都是缘分吧。
    二、说说这本书吧。
    关于穿越或重生到金庸武侠中的网络,十几年来,徒己看过的至少也不会低于三百部吧?大多集中在天龙、双雕、倚天和笑傲。
    这本书的主角,一开始就想着不采用书中原有的人物,而是选择跟原有的主角伴生的关系。
    因此,在第一卷“大漠风情”里,算是向金庸老先生致敬,也是向心目中的郭大侠致敬,自己设定的主角反而戏份少了一些。
    却也因此受到很多书友的指责或抨击,从一开始就让很多书友失去了看下去的兴趣。
    这是徒己第一本书,前一个月的内容,的确显得稚嫩了一些,这个是毋庸置疑的。
    真正完全独立剧情发展,是从第三卷“携侣江湖”开始的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其实已经不纯粹是“射雕”的元素在主宰这个剧情。
    很多人写金庸武侠的穿越,喜欢在诸多个平行世界里穿梭,而徒己的思路初衷,就是完全立足于“射雕”,其他或前或后的元素,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这本书里来。
    在这本书的写作中,徒己认为出现过一个巨大的分歧和转折,使得后半部书被很多书友不接受,从而弃书而走。
    那就是主角身份的设定,徒己将他设定成了宋宁宗赵扩的亲子,从而加重了朝堂、军旅的戏份和色彩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