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1925.纨绔的由来 (第1/2页)
1925.纨绔的由来 我们的祖先开始的时候和一般动物没什么差异,后来因为进化和进步,才开始有了羞耻心,这应该是最初的道德观念。发明了纺织就有了防寒遮羞的布料制作的衣裳:上身为衣,**为裳,不过那种"裳"就是围裙,里面没有裤子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真空。加上那个时候也没有茅房,方便倒是方便,可是到了冬天,寒风吹过还是会凉飕飕的,就和什么都没穿似的。 史书记载,相传是那位把赵国的国都定在邯郸的赵武灵王赵雍(约公元前340-前295年)处于打仗的考虑,按照北方民族的服饰对原来的衣裳进行了改革,史称"胡服骑*"。就有了"绔"这个词,《说文》的解释说"绔,胫衣也"。经过改良的"绔"其实就是只有裤腿、没有裤裆,就和小孩穿的开裆裤差不多,好就好在绔是**,外面还穿了一件袍子,自然也就可以遮丑了。 平时走路干活当然不成问题,不过行军打仗、尤其是骑马的时候,**毫无疑问的会因为颠簸和**而受不了。为了保护男性最重要的**,于是又加上了一根布条,现在日本相扑的那种兜裆带就是原来的模样。在实际运用中,可能那些骑兵觉得这样太麻烦,为了简便,于是就把"绔"的**给缝合起来,进而发展到现在连裆裤的雏形。不过那个时候不叫裤而叫裈,音同字不同。 从"裳(裙子)"到"绔(开裆裤)"再到"裤(连裆裤)"是服装进步的演变,可是那个时候手工制作的纺织品、尤其是丝绸很昂贵,所以《礼记》明确规定:"衣不帛襦绔。"也就是说不能用丝帛来制作襦和绔,因为用太好的材料来制作**过于奢侈。但是后来那些官宦和富贵人家的后代依然违背先贤的教诲,仍然选择用丝帛来缝制绔,《汉书·叙传》记载说:"出与王、许子弟为群,在于绮襦纨袴之间,非其好也。"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就被称作纨绔子弟了,用现在的语言说,意思就是"穿着丝织开裆裤的富贵人家的孩子"。 说到纨绔子弟,首先想到的就是八旗子弟,主要指的是最初骁勇善战、所向披靡的满洲八旗(后来又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)的后代,也就是那些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**子弟们。由于他们的前辈参与打下江山有功,论功行赏有的成了皇亲国戚,有的地位煊赫,就是一般的旗人,也因为地位特殊,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官方的照顾。在和平年代,久而久之就在清末出现了一些凭借祖宗福荫,领着"月钱",游手好闲,好逸恶劳,沾染恶习,腐化**的人物。 老舍先生是正宗的满族旗人,在他的那本《正红旗下》中就指出过不少八旗子弟之所以沦落的原因:"按照我们的佐领制度,旗人是没有什么自由的,不准随便离开本旗,随便出京;尽管可以去学手艺,可是难免受人家的轻视。他应该去当兵,骑马*箭,保卫大清皇朝。可是旗族人口越来越多,而骑兵的数目是有定额的。于是,老大**也许补上缺,吃上粮钱,而老三老四就只好赋闲。这样,一家子若有几个白丁,生活就不能不越来越困难。这种制度曾经扫南荡北,打下天下;这种制度可也逐渐使旗人失去自由,失去自信,还有多少人终身失业。" 老舍先生曾对当时的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状况作过绘声绘色、入木三分的描写:"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:有钱的真讲究,没钱的穷讲究。生命就这么浮沉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。是呀,以大姊的公公来说吧,他为官如何,和会不会冲锋陷阵,倒似乎都是次要的。他和他的亲友仿佛一致认为他应当食王禄,唱快书,和养四只靛颏儿(注:一种小鸟)。同样地,大姐丈不仅满意他的'满天飞元宝',而且情愿随时为一只鸽子而牺牲了自己。是,不管他去办多么要紧的公事或私事,他的眼睛,总看着天空,决不考虑可能撞倒一位老太太或自己的头上碰个大包。……他们老爷儿俩都聪明、有能力、细心,但都用在从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得到享受与刺激。他们在蛐蛐罐子、鸽哨、干炸丸子……上提高了文化,可是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。他们的一生像作着个细巧的、明白而有点糊涂的梦。" 由于制度使然,到了清朝末期,八旗子弟根本丧失了战斗力,朝廷不得不开始允许各地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