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宋做台谏官_第0100章:御史中丞撞柱,苏景明秀过肩摔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0100章:御史中丞撞柱,苏景明秀过肩摔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101章御史中丞撞柱,苏景明秀过肩摔

    七月二十八日,午后。

    苏良与张茂则回到了汴京城。

    苏良将撰写的关于监察齐州各类情况的奏疏交给张茂则,请其呈递到中书和圣前,便直接策马回家了。

    富宋很重要,变法也很重要。

    但在当下都没有苏良见媳妇重要。

    此时,唐宛眉才不过四个多月身孕,小肚微微隆起,基本不影响正常行动。

    但苏良回家后,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唐宛眉去医馆检查了一番。

    并且遵照医嘱抓了几贴调理身子的中药。

    如今生孩子,依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。

    苏良不得不谨慎。

    此后,苏良还去集市买了许多生活用品,并在家里置办了一些装饰物,令唐宛眉不会感到枯燥无趣。

    好心情也是保胎的关键。

    做完这些,他心中才略显安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因赵祯通知将廷议“官招商法”,官员们来得甚是齐整。

    苏良更是提前大半个时辰就到了。

    他觉得今日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,便去找了一趟张茂则,交待了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片刻后。

    大殿之内,百官齐聚。

    赵祯高坐于前方,挺了挺身子,高声道:“近日,齐州的招商之法传得沸沸扬扬,众卿也都上奏表态,想法不尽相同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,朕便想着众卿以苏良、王安石、司马光共撰的《官招商书》展开议论,论一论是否要在全宋开展官招商之策!”

    随即,赵祯看向苏良。

    “苏景明,有些人可能对官招商之策不甚了解,你先讲一讲。”

    苏良当即出列,走到大殿中央。

    “商贸,我朝生财之器也。官招商之策,意在以地方主官为引导,改变官员与商人的关系,以州衙信用,促进当地商贸流动……”

    苏良口若悬河,一口气讲了小半个时辰,才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主要讲了两点,其一,官招商之策,可富地方;其二,官招商之策,可富朝廷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的作用,苏良都没有提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知晓其他益处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是因为,钱财乃是当今朝廷的软肋,朝廷甚是缺钱。

    至于被一些官员诟病的“士大夫的铜臭之风,为百姓做牛马等”,苏良都只字未提。

    他是来献言建策,提供富宋策略的,而非与一些官员抬杠。

    赵祯看向下方,道:“朕以为,此举倒是可行,众卿以为呢?”

    唰!

    三司使王尧臣大步走出。

    “官家,臣以为此策可行。不但可提高商税,还能将各个州府的商贸交易连在一起,长此以往,商贸必越做越大,商税也将会越来越多,实乃富国之良计,理应全宋施行。”

    王尧臣的话音刚落,夏竦便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三司使有些短视了。我朝商贸本就比汉唐兴盛,人人皆可自由迁徙、自由经商,以商贸富国,臣甚是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若令一地主官,总领商贸之事,臣觉得有些牛刀杀鸡,除有损朝廷脸面外,更是将主次颠倒了!”

    “我朝地方主官,皆是十年苦读,一朝中举之能士,受官家信任,乃知一州。”

    “知州通判,皆为与官家共理天下者,总治民政,需兴科举、劝农桑、断狱讼。另有户口赋役钱谷振济之事,都将亲力亲为。若是京幕官知州事,还有戌兵兼兵马都监之责。事务繁多,而今却将商贸放在最前面,实为舍本逐末,轻重倒置。”

    “无地方主官主导,商贸亦可兴,如扬州、杭州之地;而若倡导地方主官主导,臣以为必会乱了章法,地方主官皆以商赋为执政目标,那如何兼顾科举、农桑、狱讼、兵事……”

    夏竦明显是提前有所准备,话语滔滔不绝,并且只字不提官员脸面荣誉问题,全然讲的是一名地方主官到底应该做什么。

    苏良听后,淡淡一笑。

    他认为夏竦所言,没有任何毛病,但前提是大宋国泰民安,朝廷不缺钱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这时,王尧臣胸膛一挺,道:“夏枢相所言,并无问题,但朝廷当下不是缺钱吗?此策能为朝廷带来巨大收入,为何不能行?”

    与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