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八十四章 大幕开始(上) (第1/2页)
秦云最终接受了清庭的招抚,大刀会解散,新成立的武毅军精锐3300余人迁往东北。威盛一时的大刀会就此烟消云散,引起了众人的一片唏嘘。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的是,秦云、赵用、马如虎等赫赫有名的人虽然都前往东北,可是以往大刀会中有着许多的高层人员就此消失,没有前往东北。其中就包括王名、钱涌、王立等人,还有着许多以往大刀会的骨干。 更让他们没有发现的是,这3300余人的精锐有些名不副实,充斥了太多的原五色部队成员。真正的大刀队和亲卫军的精锐没有全部前往东北,而是很大一部分人和其他五色部队一起隐藏了下来,留在了京城附近潜伏起来。 秦云带走的,只是大刀队和亲卫军的一些种子和骨干,随时都可以拉出第二支大刀队和亲卫军。不过他们不在叫大刀队和亲卫军,而是改名为武毅军。 这就是秦云等人的打算! 金蝉脱壳,丝毫不损实力。而且困龙升天,东北的偌大天地足够他们肆意纵横打拼了。 有着金钱的开道,再加上一些官宦关系,秦云的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,还由此清理出一批不是那么坚定的人,再次纯洁了队伍,为以后的大计做好了准备。 风起云涌,龙蛇并起,半年后才是真正的大幕拉开的时候! ……………… 东北,是清庭的“龙兴之地”,定盛京为“陪都”,对东北实行“特别之制”的治理办法。 清军入关后,于清朝初年,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、宁古塔(吉林)将军和黑龙江将军,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、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。 多尔衮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所谓的“龙兴之地”垦殖。这就是“禁关令”。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“祖宗肇迹兴王之所”,借口保护“参山珠河之利”,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。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,清朝被迫开放边禁,采取“移民实边”的政策。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、阿勒楚喀围场、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。1882年(光绪八年)首先在吉林招垦,设立珲春招垦总局,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附近的土地开垦。 此时东北已经陷入不稳的境地,多次遭到沙俄的觊觎,兼之马贼横行,民众苦不堪言。不过半年前武毅军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点,经过多次的交锋,沙俄没有占到半点便宜,只得暂时收敛爪牙。与此同时,武毅军大肆清剿马贼,效果显赫,在东北横行多年的马贼‘历史’,有着渐渐消泯的趋势。 清庭虽然欲对武毅军再加限制,可是此时的武毅军已经羽翼已丰,拥兵近万,装备齐全,一场大阅兵下来,清庭再也不敢有什么激烈的动作,反而越加的安抚。官职、金钱、甚至军火都向着武毅军输来,直让秦云都有些傻眼。 如